搜 索

关键字:
栏 目:
 

友情链接

 
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群英荟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课外阅读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2011-06-01 16:51:03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15727

大冶市金湖中学  胡正红

 

     现阶段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必须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本文试从课外阅读的意义,家长、老师对课外阅读的不当认识和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三个方面来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文学素养  培养  提高

 

高尔基说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曰:“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可见,读书是何等的重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重视学生的读书问题,切实加强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从书籍中吸收营养,接受文学的熏陶,成为一个文明的、向上的、健康的人。《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足以体现课外阅读对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实生活中,很少有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当今社会已处于信息时代,学生更热衷于读图,更热衷于动漫,更热衷于电视节目和上网聊天。即使有部分学生想进行课外阅读,可又得不到老师和家长的支持。多数家长认为,学生把课本知识学好就够了,现在学习这么紧张,哪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即使偶有时间,家长也要求孩子做各科作业,绝不允许他们把时间花到所谓的课外阅读上。在家长看来,搞好学习是重中之重,其余一切都得靠边站。多数教师和家长简单地把课外阅读看作课内语文学习的补充,认为学好课本是最重要的。对于课外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之外,例如情感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背景的拓宽等方面的作用,人们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想法实在是过于急功近利,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虽然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主渠道,语文课文也都是些文质兼美适合教学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但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内容的限制,课内所教授的知识只是一个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知识。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的课文只是“例子”,要想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仅仅靠几个例子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补充和扩展课内知识、提高文学素养,就应该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课外书。更多的知识还需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对课内教学内容产生更新,并对课内所学的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所以说课内学习不能替代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对课内知识的补充和扩展。那种担忧课外阅读影响学生成绩的说法是没有必要的,也是站不住脚的。

为了激起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些年我做了一些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求知,并产生积极的情感。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一个人发现他最爱好的作家,乃是他的知识发展上最重要的事情。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我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其实也是挺难的。学生爱的是动画片,爱的是时尚杂志,爱的是魔幻小说,对文学名著之类的课外阅读并无多大兴趣,甚至根本没有兴趣。我有意识的指导他们,注重课内外知识的延伸。讲《智取生辰纲》时,我迁移到杨志前后的故事,增强学生对《水浒》的兴趣。讲《香菱学诗》时,帮学生分析林黛玉的性格特征,并顺便讲讲林黛玉进贾府一段,让学生对王熙凤这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有所了解,从而增强对《红楼梦》的兴趣。仅仅靠课堂上的引导还是不够的。我在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新课标要求的书目)的同时,让学生尝试着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籍,七年级学生从童话、小说等故事性强的书籍读起,让他们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同喜同悲,在感受人物悲欢离合的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从而对作品产生一见倾心,相见恨晚的感觉。八年级学生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看些著名作家的散文,新诗,提高自己对语言的品析感受能力。九年级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基础,阅读面可以相对较宽一些,对各种书籍从内容到主题的理解都会更深刻一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进行指导。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形成,将使学生终生受益。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效主观上来自自己,客观上来源于教师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教育他们养成专心读书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爱护书报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后与人分享的习惯、用眼卫生习惯等。这些阅读习惯一旦形成,不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很重要,而且对他们将来的发展也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俗话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方法上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培根的《谈读书》说得很好,有的书籍需要精读,如经典书籍,精彩内容,这样的书籍无论从哪个点上都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有的书籍要泛读,也就是要有选择地读,跳跃性地读,大量地读,以便了解更多的信息,如报刊杂志之类的快餐文化。学生的课外阅读往往更多地关注趣味性.缺乏认识的深度,只是停留在故事的表面层次,而很少去探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观照及其技巧。结果就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只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这种阅读不会有真正的收获。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注意阅读作品中刻画真实生活及其社会背景的内容,领悟其中的丰富内涵。我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强调得最多的是“不动笔墨不读书”,我们班每个学生都备有一本摘抄本,对课外阅读中好的语句必须摘抄下来,并且进行赏析。对好的作品必须要写读后感,包括对人物、事件的评价,对自己的影响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分析和表达能力,写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课外阅读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反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学素养不是短时间就能培养和提高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长此以往,就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