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是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工程的深入推进,不少农村学校的硬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以校舍建设为主体的外延式差异正在缩小,而以文化建设为内核的内涵式差异却越来越明显。因此,要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必须在加强农村学校基本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同时,大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
一、当前农村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泛化——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从学校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所学校的建设大体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个是硬件,第二个是队伍,第三个是文化。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特别是思想认识的偏差和观念的落后,大部分农村学校建设往往在硬件和队伍这两个层面徘徊,而忽视了学校文化建设,使得学校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学校发展进程。不少农村学校不能把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方面(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精神形态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规划、建设,使得学校文化建设出现偏差,主要表现在:一是物质文化营造上的从众心态。把学校文化建设狭隘地理解为校园文化建设,并且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味注重整齐划一,走廊上统一的名人画像,教室内统一的名言警句,绿化带中统一的景观植物,花坛中人性化的“禁止性”提示,致使学校校园文化无特色,班级文化无个性,过多强调观赏性,体现行政化、成人化,“好看不能进”、“好看不能用”,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其应该发挥的教育作用。有的学校特别是初高中学校过分强调考试文化,校园内、班级中设置倒计时牌,悬挂唯考倾向的标语、横幅,偏离了学校文化应有的方向。有的学校在图书室、微机室、实验室建设上还存在“重建轻管弱用”、“仪器遭遗弃,装置被闲置”的问题。二是制度文化营造上的从众心态。把制度文化狭隘地理解成为约束文化。要么过分强调制度的全面性,而忽视制度的针对性;要么过分强调制度的约束性,而忽视制度的人文性;要么过分强调制度的惩戒性,而忽视制度的激励性。在很多农村学校中,教师还处在一个被约束的相对被动的角色地位上,主人翁意识没有真正被“唤醒”。三是精神文化营造上的从众心态。把办学理念的提炼狭隘地理解为一种“标签”,要么跟风而变,当前流行什么提什么,名校的理念是什么就跟着提什么,殊不知,一所学校的理念不能因时空的变化、领导的变更、时局的变换而改变;要么宽泛而少个性,诸如“勤奋”“博学”之类的四字、八字理念,或者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办人民满意学校”“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学习”之类的口号式理念,忽视了理念形成的规律和理念应有的作用。
2.引领作用淡化——校长素质与学校文化建设不相适应。事实充分证明,校长的专业发展,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相对农村学校而言,之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滞后于学校发展进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校长的素质还不适应于学校发展的需要所造成的。当前,在部分农村学校的校长身上存在三个“通病”:一是观念更新上的“后天不足”。普遍存在学习不系统、不深入、以忙挤学、以会代学的问题,导致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导致课程改革在部分农村学校推不动、推不开,导致有的学校“走不出校门、走不进教室”。二是管理方法上的“百病一方”。管理处在经验型、维持型的层面上,“学校工作长期停留在层层贯彻和演绎上级指示精神、上传下达行政指令的水平上,缺少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改革空间,探明发展方向,体现办学特色的主动革新意识,千校一面现象比较突出”。三是发展策略上的“讳疾忌医”。在事关学校发展大局的问题上,不能做到问计于民,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不能摆正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的关系,更谈不上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具体行动。
3.标杆作用弱化——学校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学校文化是先进文化,其先进性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充分整合、提升社会文化,甚至还要肩负着引领社会文化建设的职能。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对比新农村建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一是过去那种“农村最好的房子是学校”的现象面临严峻挑战。由于沉重的“普九”债务,农村学校发展曾经遭遇过一段时间的“冷冻期”,而新农村建设却步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期,有些学校的设施设备基本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水平。二是过去那种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面临严峻挑战。拜金主义、功利主义思潮在影响城市的同时,也自然波及到农村;在影响社会的同时,也自然波及到学校。我们往往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有的教师由于放松要求而自毁形象,导致人民群众的满意率下降。三是过去那种农村文化建设中学校唱主角的地位面临严峻挑战。新农村文化建设需求的开放性、多样性与学校文化的相对封闭性、单调性形成强烈反差,学校文化建设的领先性正在弱化,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建设农村学校文化、形成农村学校文化、提升农村学校文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价值观不断冲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演变,要求摆脱“千校一面”的现状,走上一条特色发展乃至优质发展之路,要求摆脱一味注重物质文化营造的“怪圈”,走上一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共生共融、互促互进之路。因此,在建设农村学校文化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1.学校校长的必修课:自我塑造,形成理念。
2.创新途径的必经路:走出学校,突破局限。办学上的相对封闭,是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推进均衡发展的实践中,全国不少地方对消除这种“封闭”已经开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药方”,如强校兼并弱校、强校弱校联合办学、由强校对弱校实行委托式管理、推行名师走教制、加强城乡教师交流等。这种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刀”实施的“外科手术”,把先进办学理念与管理模式输入农村学校,加快了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进程。农村学校应该而且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期,积极寻求自身的突破,让这些输入进来的“新鲜血液”、移植进来的“新型器官”激活身体机能,焕发生命活力。同时,农村学校应该而且必须变被动为主动,跳出学校办学校,走出学校看学校,革除办学中的“短视现象”和“短期行为”,在改革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的过程中提升办学内涵,积淀学校文化。
3.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回归校本,打造特色。学校文化是有个性、有特色的文化,是不可“复制”和“粘贴”的。解决农村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千校一面、千篇一律的问题,就必须回归校本,建设有个性、有特色的学校文化。之所以强调回归校本,至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者,从学校的本质特性上讲,不同的学校之间校舍条件、硬件设施可能会相同,但办学历史、办学传统、地域文化、师生状况和相对的办学优势肯定是不同的,而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植根于学校本土,从办学历史和办学优势中追根溯源,从学校传统和地域文化中探寻挖掘,让这些已有因素与校长办学思想有效对接。再者,从学校的生存方式上讲,学校是以个体方式生存的。这种由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支撑的独特的个体生存方式,必然强调学校的个性发展、特色发展,否则,学校生存发展空间就会受限,甚至会出现萎缩乃至消失。尽管学校特色与学校文化不属同一概念,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说到底就是学校组织文化的建构过程,学校文化既是学校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又是学校特色涵养的氛围和环境。
4.内涵发展的源动力:尊重主体,建设团队。教师是农村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中的亚文化,是学校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面。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学校管理者摒弃了世俗观念中的教师仅仅是被管理者和服务者的错误理念,革除了传统的凭经验管理、靠制度制约、用评价调控的把教师“物”化为“工具人”的外压式刚性管理模式,将教师作为学校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教师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价值,注重调动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道德和精神引领教职工和学校的发展,从而提炼并形成学校的核心价值:一方面,学校及其管理者必须致力于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从而形成优质的教师文化;另一方面,学校及其管理者必须切实推进“人本化”管理,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构建激情、信任、合作的专业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