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关键字:
栏 目:
 

友情链接

 
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规划

“十二五”发展面临八方面重点任务

2010-06-13 19:47:18 作者:张军扩 侯永志 刘 锋 来源: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部 浏览次数:7841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攻坚时期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将面临如下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抓住机遇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供给方面看,要充分整合来自国内外、境内外的生产要素,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生产率,要通过完善市场体系和统一市场建设提高要素配置效率。从需求方面看,要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发挥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以国内投资和迅速扩张消费需求带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持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力争在“十二五”末使我国经济再迈上一个新台阶。这既是全面实现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加快推进现代化的要求,也是解决就业等现实问题、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同时,要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为保持经济的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着力解决深层矛盾,促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相当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当前经济的平稳运行,而且已构成对未来经济持续发展的潜在威胁。转变发展方式业已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泛,其各部分内容和各环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项综合系统的艰巨任务。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既要有紧迫感,又不可操之过急。“十二五”时期,要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环节,着力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集中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为在2020年建成“与我国发展阶段和环境相适应,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奠定良好的基础,创造适宜的条件。
  推动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要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要更新观念,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通过利益关系的合理调整,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合力。要通过提高内外开放的水平和质量,为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要素支撑和市场支撑。要继续深化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把破旧和立新结合起来,在消除制约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障碍的同时,建立健全有利于发展方式不断调整和优化的体制机制。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根本上解决政府的越位和缺位的问题,使各级政府为所当为、为所能为。

  提高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化的受益者,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低成本的优势。而随着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理念和发展政策的变化,这种低成本优势的基础正在发生变化,这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由过去的几乎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低成本劳动力优势已经开始逐步减弱。二是随着我国资源价格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也在逐步减弱。三是随着我国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模仿、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空间越来越小,由后发国家地位所决定的低成本适用技术优势也在逐步减弱。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成功应对资源环境方面的严峻挑战,最关键的就是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步伐,通过增强创新能力,使技术进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中逐步发挥主导作用,实现竞争优势的转换和升级。要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强高附加价值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位置。在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新的增长极,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考察各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区域空间格局演变的历程,可以说各类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向回报率高、环境承载力强的重点地区的集聚,是一个带有规律性的普遍现象。这种集聚的结果,就是形成各种大小不一、类型不同的经济增长极;换句话说,经济聚集的过程,从另一个角度看也就是经济增长极形成的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从区域空间上看,我国经济和人口也呈现出显著的集聚趋势,并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经济增长极。但与新时期提高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促进区际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比,不仅需要进一步促进要素的集聚,也需要优化经济增长极的空间布局,协调好不同区域之间的利益关系。
  要坚持深化农村改革和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将政府的公共资源更多地投向农村。更加注重城乡联动、协调推进,以推动进城农民全面转型即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以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手段,提高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发挥大城市及东部发达地区集聚人口的作用,提高经济活动聚集与人口聚集的协调性。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体系。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的统一规划,促进城乡区域良性互动。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努力抑制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面临的资源压力在不断增大。在能源和其他资源约束加强的同时,水资源不足的约束更具挑战性。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已十分突出。根据国家环保部的报告,由于粗放发展方式迟迟未能改变,致使目前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大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在传统的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加大的同时,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压力也在不断增大。
  “十二五”时期,需要制定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战略、行动纲领和分阶段实施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道德规范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和责任体系,形成节能减排增效、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要加强对非传统资源(比如排放权资源、水流资源、频道资源等)的产权界定和保护。在维护公共利益的同时,提高这类资源的利用效率。着力推进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态环境容量等要素价格体制改革,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完善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体制,建立健全资源环境税体系,切实解决资源环境方面税负较低的问题。建立科学的生态转移支付、生态补偿机制。通过舆论宣传、法律法规规范、政策引导等,大力提倡绿色消费,树立可持续消费观。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既要在国际谈判中积极争取我国应有的权益和发展空间,又要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和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改在封闭条件下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做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其他要素,大力开拓国际市场,有力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特别是近些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上一轮世界经济上升周期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机遇,积极利用外部需求加快发展,大幅度提升了我国经济实力。事实充分说明,这一战略不仅符合世界潮流,也符合我国国情,不仅不应当改变,而且应当长期坚持。
  面对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环境的新变化,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和质量。积极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重点吸引跨国公司的高端制造、创新研发、地区总部等高附加值环节,充分发挥外资对增强我国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和完善经济体制的促进作用。加快服务领域对外开放,扩大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的节能减排和环保标准,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完善体制,强化服务,有效引导、鼓励与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增强企业主动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保障国家海外资产安全。审慎稳步推进金融开放,提高开放经济宏观管理水平,防范金融风险。坚定不移地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大国国际责任,有效应对贸易磨擦,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着力改善民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促进社会结构变革和社会文明进步,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是我国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既影响发展的质量,也制约发展的可持续性。今后,我们要把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要以促进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为着力点,加强公共财政建设,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居民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的比重,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强化社会和谐基础。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高效的就业促进机制,建立激励企业更多用人的机制,尽可能增加公共服务就业岗位。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更加注重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领域的公平。规范劳动力市场,改善劳资关系,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按照“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调差距、易转续”的原则,健全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重点加强技能培训、住房保障和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切实推进户籍管理以及与其挂钩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改革。在制定地方最低公共服务支出标准、完善全国人口电子信息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户籍人口脱钩、与常住人口挂钩的新体制。

  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发展持久动力,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着力解决“玻璃门”“弹簧门”的问题。进一步放松和规范铁路、能源、电信、金融、文化等基础性产业和服务业的准入管制,打破行政性垄断,促进公平竞争。鼓励和规范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教育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国企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缩短国有经济战线。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切实发挥国有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探索合理的、制度化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新体制。完善金融体制,采取多种政策引导大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金融安全网。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完善税收制度,积极推进实施物业税,改变地方以地生财的财政收入模式。加快推进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增强收入分配调节功能。推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理顺关系,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合理发挥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加强对环境、质量、安全、技术标准等的社会性规制。

  政府有关部门于2009年11月提出的信息产业、生物科技共七大新兴技术领域中,新能源最有可能成为战略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图为江苏一企业职工在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